最近,4K這個概念不斷映入消費者視線,在中國大陸,傳統(tǒng)的標清576P還未正式退出主流市場,全高清1080P分辨率的電視也因價格大戰(zhàn)早就互相斗得頭破血流了。
筆者記得在09年的時候逛蘇寧,一臺四十寸的三星或是索尼1080P液晶電視,售價大概逾八千元人民幣,而14年,一臺國產一線品牌電視機,屏顯技術已經超越當年很多了,在京東易迅上搞活動,四十寸液晶電視甚至可能只需要三千出頭。而現在,4K電視橫空出世,其分辨率達到了驚人的3840*2160,是全高清(1920*1080p/i)的4倍,是高清HD(1280*720)的9倍。
我們可以想象,用4K看高清,是何其的清楚與壯觀。而業(yè)內首推4K并且成功打入國外市場的,當屬索尼這個跨國大頭,據業(yè)內朋友半開玩笑的說法,索尼為了在高清攝影與視頻上打造精品,甚至放棄了他們VIOS個人PC的產品線,可謂是破釜沉舟。
當然了,索尼作為國際巨頭,在既往的產品線投資上也出現過數次嚴重失誤,譬如在韓國廠家玩MP3大行其道的時候依舊保守地出昂貴的MDwalkman,在DVD時代針對中國大陸的機型做區(qū)域鎖碼等事情。不過,從大量的產品線裁剪可以看出,索尼在推動4K方面的重大決心,也因為其在影視拍攝器材上的建樹,雙管齊下,讓4K更好地在國際市場上普及開來。
去年筆者在索尼4K新聞發(fā)布會上了解到的情況是,索尼一款標榜奢侈品級別的具備3D、X-Reality Pro、自動色彩校正、MotionflowTechnology高幀速率技術的4K投影儀,售價約為20W左右,大概一臺凱美瑞吧,這屬于典型的奢侈品定位。
而更為廣泛家庭用戶所接受的電視機,4K電視最小尺寸大概被規(guī)范在55寸(尺寸再小的話對人類肉眼視覺產生的效果不明顯),索尼大概的售價是小兩萬,而國內的主打4K技術的電視,售價約合7千左右人民幣。
但是國內的4K電視,雖然屏顯效果達到真4K,但播放傳統(tǒng)1080P高清時,會用倍線技術將畫面拉伸至全屏,而這種技術需要更好的硬件解碼支撐,往往過十幾分鐘內便會有一次極為短暫的幀數變動,稍微有些影響收看效果。
當然,720P高清面世不久便即被強大的1080P全高清所取代,根據這個游戲規(guī)則,相信一年內,國內電視廠家的4K技術會通過市場競爭產生全面提升,4K也會和現在的1080P一樣成為普通家庭用戶選購的重要選項,幀數變動的情況將會不復存在;而如本文前面提到的,索尼等一系列的大頭,拋開了冗長的某些產品線,全力開展4K影視技術,再加上美國好萊塢帶動的4K極清電影體驗,越來越多的4K影視作品將會面向普羅大眾。
更為精彩的是,現在的各大視頻門戶網站,為拓展優(yōu)質用戶群,將4K在線影視作為核心資源打造,越來越多的4K內容將納入中國特色的視頻網站上!
除了4K,H.265解碼芯片也開始大規(guī)模量產化,兩者合并,用全新的H.265,來給4K做編碼,4K畫面質量不減的情況下,網絡傳輸體積小了一半以上,這樣下來,即便是普通家庭,一旦擁有4K電視機,再接上可以玩H.265和4K輸出的影音播放器,便能輕松享受到最頂尖的視覺盛宴。
價格總是圍繞價值上下波動的,特別是高科技產品,一旦從奢侈品商品量產化成為大眾消費品,廠家間為追逐利益,薄利多銷,價格便會急速下滑。這對消費者來說是件再好不過的事情;據悉,現在國內的老牌硬件播放器廠家開博爾,將會在近期推出號稱全球首款硬解碼H.265以及真4K輸出的盒子開博爾Q9,相信4K在國內的普及之路已經不再遙遠。
4K到底有多貴?現在或者對普通家庭來說還是一個準奢侈品,但一年之內,可以毫不夸張地說,也許很多年輕人結婚,新婚后備置的第一臺電視,說不定便已經是4K了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