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帖最后由 lopeztang 于 2016-10-13 09:44 編輯
智能電視的發(fā)展歷程不算長,如今卻在智能科技市場風起云涌。談論電視選購的標準,已與過往大相徑庭。凡是世道在變、規(guī)則也在變,于此談談其中。
個人簡介:
性別:男 愛好:女 從職:日出而作,日落而歸,深思竭力,氣候而息,彼溪為鄰,云鳥為伴—【種地】 設備:鎩 易:吟詩 ——即興來一首
《秋興》
杞菊垂珠滴露紅,兩蛩相應語莎叢。蟲絲罥盡黃葵葉,寂歷高花側晚風。 朱門巧夕沸歡聲,田舍黃昏靜掩扃。男解牽牛女能織,不須徼福渡河星。 橘蠹如蠶入化機,枝間垂繭似蓑衣。忽然蛻作多花蝶,翅粉才干便學飛。 靜看檐蛛結網低,無端妨礙小蟲飛。蜻蜒倒掛蜂兒窘,催喚山童為解圍。 垂成穡事苦艱難,忌雨嫌風更怯寒。箋訴天公休掠剩,半償私債半輸官。 秋來只怕雨垂垂,甲子無云萬事宜。獲稻畢工隨曬谷,直須晴到入倉時。 中秋全景屬潛夫,棹入空明看太湖。身外水天銀一色,城中有此月明無。 新筑場泥鏡面平,家家打稻趁霜晴。笑歌聲里輕雷動,一夜連枷響到明。 租船滿載候開倉,粒粒如珠白似霜。不惜兩鐘輸一斛,尚贏糠覈飽兒郎。 菽粟瓶罌貯滿家,天教將醉作生涯。不知新滴堪篘未?今歲重陽有菊花。 細搗棖虀買鲙魚,西風吹上四腮鱸。雪松酥膩千絲縷,除卻松江到處無。 新霜徹曉報秋深,染盡青林作纈林。惟有橘園風景異,碧叢叢里萬黃金。
#哦# 啊~啊 不好意思,走錯片場了!——重來,沒事,興趣病,見諒!![]()
咱們說到哪里了,對,電視選購!![]() (此中小弟也是知之甚少,寡言漏見,如有紕錯,也請大鳥檢解,共論學習:)
與智能電視結緣不算太久,以往耕作之余,比較通玩智能科技周邊,雖淺泛獵,不算太懂,但是一些基礎的標準判定還是有所知曉,作為小鳥初試,方可作談。還記得以前DVD讀碟的時代,三兩天去街邊買個兩塊錢的盜版碟為樂,也很自在。但是社會發(fā)展與互聯網的興起,沖擊了整個生活圈,平時勞作還拿著個iphone滑滑,所以,智能電視的侵占也就順理成章了。就拿最近上市的微鯨W65L電視來說,從智能家居侵占到大屏終端,說不上有多久的發(fā)展,但是來得很兇猛!實際上,這些都是商業(yè)布局的理性之路。包括其他一些通過網絡搜索認識的互聯網品牌電視,比如那個特別有名的我家里種的糧谷(米),直接勾引我家今年糧食大豐收。
那么,該用也得用,該選也得選!談論其中優(yōu)缺點,每個品牌都有它們各自的文化屬性作引導,中和一下,最終我選擇了微鯨,微鯨不僅僅是一個突飛猛進的互聯網電視品牌,還是一條藍鯨,一屁股坐實了整個電視市場的片席之地。電視來了以后我也跟各位新用戶一樣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,于是逛BBS(智能電視網),摸大鳥,進企鵝群,慢慢的從小白混成了小黑(沒錯,我就是喜歡和小動物為伍)。
微鯨已經是第二臺了,之前那個W49F因為W65L的到來,也快要有喬遷之喜了——送入客房。先從微鯨電視的特點來引導電視選購的標準吧。個人感覺來說,很喜歡微鯨ID上的輕時尚風格,基本上把握了主流設計水準,并將外形定格為自有品牌屬性的境地,這一點很聰明,因為,設有家族外形氣息的品牌,很容易引導人們對其印象的加深,也很容易觸發(fā)好感值。說來不信,我就是這樣!
整理一下:
1、以我平時耕作的經驗,很多小伙伴所顧忌的有型無質的觀念可以消除了。因為微鯨是極具代表意義的將創(chuàng)新性與品質的兼容的品牌。淺灰機身配色,詼諧優(yōu)雅;前后設計簡潔如村里不滿成年的大姑娘;流線細膩,邊縫銜止;導音板在性能提升的基礎上協調了外觀平面的單一,藍色呼吸燈給予人穿梭宇宙般的夢幻感覺。描述微鯨電視外觀,就像徜徉在一篇充滿青春愛情故事的小說里,青澀、甜蜜!
2、運作系統(tǒng)維持建立在基礎硬件的標準之上,當然,我并不是一位發(fā)燒友,么有達到極致需求渴望的份上【不然村里的大姑娘受不了】不用想著達到多么高的水準,夠用就行,就像你選姑娘一樣,適合就行。不過我們判定Soc的時候,最好選擇64位處理器,沒有為什么!對于UI系統(tǒng)與硬件配置,最直觀的判定選擇就是上手適用,判定標準就是便捷性與流暢度?;具_到了這兩項的使用范圍,就沒錯了。
3、很多人說買電視就是買屏幕,雖然話很絕對,但是沒有什么大錯。確實如此,屏幕基本上占據了電視成本的很大一部分,而且我們看電視也是通過屏幕傳輸的。主流電視市場屏幕與Soc一樣,沒有指定生產線的研發(fā)歸屬,常見屏幕比較多是使用韓系雙雄的【其中水太深了,今天沒穿短褲,我們繞道吧】但是屏幕有很多話語權,其他引導的就是畫質,再引導就是本地播放。好了,我們繼續(xù)走。
畫質的影響因素一方面來自屏幕,另一方面來自技術優(yōu)化,例如微鯨電視除了HDR,還集成多大24項的畫質優(yōu)化技術,激發(fā)自身畫質表現的性能最大化。而解碼性能的利用,特別是微鯨身上搭載的并未完全普及的10bit視頻解碼技術,支持60fps播放。適用日常需求多方面。
4、如果說,你有了電視之后,最希望做的事情是什么?我想應該就是看電視來了吧。這就好比我獲得了一把鎩,沒有地耕,那還能干什么呢?不過話又說回來,我之所以將它最后談論,是因為我并不非常認同主流市場選購標準的制定,我認為內容資源方面并達不到選購影響這么大的程度。沒有地耕你可以去幫別人耕啊,或者租一塊地。如果電視內容資源匱乏,是可以通過 當貝市場來拓展的,而正在引導內容資源定義的,我認為是各個品牌的自制/自有內容優(yōu)勢,比如說我耕地又快又好,那么我的市場競爭力不夠大嗎?
引導論:
OK,回歸正題,我們談論的是電視選購方向,所以我也將自我正直立正,不多溢談七八糟??偟膩碚f,根據我上述的引導,選購的方向大致歸為四大類: 一、外觀設計與品質 二、硬件配置與UI系統(tǒng) 三、本地性能與畫質表現 四、內容資源向導的自主流量
其中標準: 一、 現在主流電視外觀設計比較定性,涵蓋的方向包括:窄邊框、金屬機身、流行元素的利用等等,比如玫瑰金色的搭配。但是基本的宗旨都是維持以簡約時尚的風格。比較大的差異化在于工藝用料與腳架的設計,所以外觀選擇的方向比較簡單,這也是比較感性的判定!
二、 配置我們不一定要追求極致,但是一定需要選擇64位處理器,硬件配置決定性能,直接的方法就是上手試玩,包括頁面瀏覽的流暢度、 游戲試玩。哦,對,其他參數我們比較看的多的是刷新率(基本為60fps)、動態(tài)響應時間(常規(guī)為8ms左右)、對比度(動態(tài)對比度一般高于靜態(tài)對比度2-3倍)、色域(主流都在78%NTSC以上,越高越好)、色彩數(主流8bit,不過當然10bit好)等等。另外,UI設計從視覺、交互、邏輯上做判定即可,就是頁面包括圖標看的是否舒服;內容布局,影片觀看的實現路徑是否快捷;操作、人機智能化程度等。這個比較具有主觀印象。
三、 另外,在本地播放的基礎上,都會涉及視頻解碼的配置,這個標準我們常見的為H.265 4K硬解,含帶8bit 60fps基準,但是要求高了配置也會高,技術都是發(fā)展的,很多電視身上是具備10bit視頻解碼能力的,比如微鯨W65L。
四、 最后是內容資源,基本上了解我判定基準的人都知道,我是一個重UI輕內容的人,我并不會把內容量作為電視選購判定的重要標準,雖然我一直倡導產品的用戶體驗,但還是沒把太多的專注力放在內容資源上。而之所以把它看作一個判定基準,是因為主流選購標準是重內容的,以至于各大電視品牌都在極力優(yōu)化內容配置。 我的觀點是:構建自有內容架構需要推崇,夸大是非不可忍讓。這個點是,我們即使面對匱乏的內容資源,還可以通過當貝市場來拓充,當貝市場作為 智能電視應用平臺,在電視終端中的作用很明顯,包括電視直播,各平臺影視資源,都可以下載使用。那么比較大內容圈的競爭還有很大的爭論性嗎?顯而易見。 當然,這只是我的一己之見,該說的還是要說,我們再以常規(guī)資源量的方面來談論,需要注意的點是:內容集成的全面性。不管是電視還是盒子,都必須加持一家內容牌照商,然后再在這基礎上做資源擴充。內容全面性涵蓋各個年齡層次的使用需求,包括少兒教育影視、戲曲、廣場舞等等。
OK,今天的談論就到這里吧,老母雞下蛋了,我要去忙了! 其實基礎上的UI、配置、內容我想大家都會判定,只是對于畫質的表現不易分辨,那么自己感受舒服,沒有偏頗就行。當然大家也可以看看上述鏈接中的文章,應該會對你的畫質判定理解有所幫助。其他方面大家也可以在下方評論談論,希望多多頂貼!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