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MStar芯片mstar-bin-tool-master配置文件修改及命令詳解:
搜索”拆修玩評“關注我看更多好玩的知識和教程,一起來玩唄!
1) mmc read/write.
讀寫命令。Addr = 內存地址, blk# = 起始block數, size = 需要讀寫的大小。
比如:#mmc read 0x50000000 0x400b 0x400000, 表示從第0x400b塊(0x400b*0x200 = 0x801600)處開始讀0x400000 bytes大小數據到內存0x50000000。 返回打印OK說明讀成功。
#mmc write 0x50000000 0x400b 0x400000, 表示將內存起始處0x50000000開始算的數據共0x400000 bytes寫到第0x400b塊起始處。返回打印OK說明寫成功。
Mmc write最新的code在末尾加了一個參數1,格式如下:
#mmc write 0x50000000 0x400b 0x400000 1
表示本次寫操作跳過空白無效數據段不寫,默認不加的話則不區(qū)分將所有數據寫進emmc.
2) mmc read.p/write.p/write.p.continue.
也是讀寫命令,與mmc read/write 不同的是第二個參數不是blk#, 而是分區(qū)名partition_name,這樣省去升級時再手動計算各分區(qū)便宜。比如:
#mmc read.p/write.p 0x50000000 boot 0x400000
mmc write.p.continue命令是將數據寫到指定分區(qū)偏移處。比如:
#mmc write.p.continue 0x50000000 userdata 0x6400000 0xa00000,將0x50000000保存的c長度為0xa00000的數據寫到userdata分區(qū)0x6400000偏移處。
同樣返回OK說明讀/寫成功。同樣 write.p/write.p.continue在末尾加上了參數1,與mmc write命令同樣效果。
3) mmc rescan
初始化命令,因為在每個命令前都做過,所以用處不多。
4) mmc part
打印當前分區(qū)信息。
5) mmc dev
顯示當前分區(qū)以及分區(qū)間切換,這里的分區(qū)是mmc硬件分區(qū),并不是mmc part列出來的軟件分區(qū)。用法:#mmc dev 0 1, 如果當前在硬件分區(qū)0, 該命令可以切換至硬件分區(qū)1。
6) mmc list
列出當前所用mmc設備命令。
7) mmc create
創(chuàng)建mmc分區(qū),用法:
#mmc create boot 0x400000, 即創(chuàng)建分區(qū)名為boot, 大小0x400000 bytes的分區(qū)。需要注意的是分區(qū)需要依順序創(chuàng)建,也就是說如果當前已經有2個分區(qū),再敲這個命令的話boot會算為第3個分區(qū)。
8) mmc remove
移除mmc分區(qū),用法:
#mmc remove boot,即移除boot分區(qū)。
該命令盡量少用,如果想update分區(qū)表的話請配合mmc rmGPT和mmc create使用。
9) mmc rmgpt
移除當前所有分區(qū)。
10) mmc slc size reliable_write
設置slc分區(qū)大小,size代表要設置的slc分區(qū)字節(jié)數。
size為0代表不設置slc mode;軟件會將size修改為對齊并向上取整,確保實際設置的size不小于用戶輸入的size;
reliable_write為0代表不使能reliable write功能,反之則打開reliable write;
如果想將全部可轉化空間都轉換為slc mode,可以使用mmc slc 0xffffffff;
開發(fā)調試用。
11) mmc ecsd
打印ecsd寄存器信息,開發(fā)調試用。
12) bin2emmc
將Fat32 U盤中的mmc bin文件燒進mmc中。CL540869支持。
13) mmc setecsd num mask value
修改ecsd寄存器,可以單個bit修改。比如:
mmc setecsd B3 0x40 0x40
表示對ecsd的B3寄存器的bit6置1,而:
mmc setecsd B3 0x40 0x0
則表示對ecsd的B3寄存器的bit6置0
開發(fā)調試用,一般情況下禁用。
14) mmc size
顯示當前emmc的可用容量,塊大小及塊總數
顯示已經設置的slc size,slc分區(qū)的最大size,emmc對reliable write的支持和設置狀況。
15) mmc slcchk
檢查當前的slc/mlc配置,相關的狀態(tài)保存在ENV中。
16) mmc relwrchk
檢查當前的reliable write配置,相關的狀態(tài)保存在ENV中。
17) mmc slcrelwrchk
檢查當前的slc/mlc和reliable write配置,相關的狀態(tài)保存在ENV中。
18) mmc unlzo
解壓縮lzo分區(qū)鏡像并寫進mmc分區(qū),如將0x50000000地址保存的大小100M的鏡像解壓寫入system分區(qū):
#mmc unlzo 0x50000000 0x6400000 system
19) mmc erase
mmc erase blk#/partition_name size, 如:
#mmc erase 0 0x400000 => 從0號block處擦除4M大小
#mmc erase boot 0x400000 =>擦除boot分區(qū)開始往后4M數據
#mmc erase =>整個chip擦除
20) mmc dd
#mmc dd mmc2usb =>dump mmc中數據到usb
#mmc dd usb2mmc =>dump usb中數據到mmc
21) mmc alignsize
查詢SLC分區(qū)大小的對齊單位。
抖音搜索”拆修玩評“關注我看更多好玩的知識和教程,一起來玩唄!
|
上一篇: mstar-bin-tool-master使用教程,MStar固件解包封包(附下載地址)下一篇: 請教各位大神,有關於固件遙控器的存放位置
|